推動中藥產業復興,草晶華為中藥飲片賦予創新之魂
來源:21世紀藥店
當我們談及中醫藥創新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是醫圣張仲景集歷代大家之所成,著傳世《傷寒雜病論》;是金元四大家打破泥古不化的理論教條,創后世之表率;是李時珍傾盡畢生心血重修本草,也是屠呦呦從《肘后備急方》尋得青蒿“秘密”,對抗瘧疾……
凡此種種,是為傳承,亦謂創新。
“繼承過去的學問的同時作出有療效的創新。”在ag旗艦廳總工程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破壁飲片技術與應用重點研究室主任成金樂看來,作為中醫藥創新的核心之一,中藥的現代化最重要是做這好兩件事情。
破其型存其髓
◆ ◆ ◆
說到創新,必然不能繞開劑型改良這個話題,回顧中醫藥發展史,“伊尹創制湯液”的故事極具借鑒性。
湯劑誕生之前,患者服藥多是直接將中草藥的葉、根、棵直接下咽,再者,醫生用的都是單味藥,由于單味藥作用范圍有限,難以控制復雜、為重的病癥。伊尹改變歷代中藥服用方法,創制湯液,極大地提高了藥物療效。
三千多年后的今天,湯劑仍是中藥服用主流。只不過,湯劑的“主角”,更多的是從中藥材變成了中藥飲片。
“與中藥材不同,中藥飲片需要經歷一個新鮮藥材變成干藥材的階段。”在成金樂看來,中藥飲片有三個特征,第一,中藥飲片是中醫臨床防病治病的物質基礎,它的物質基礎跟中藥材有差異;第二,中藥飲片特定的物質基礎承載理論的學術內涵;第三個是所有制劑原料要用到的飲片都是不能直接應用的,而是在飲片的基礎上加工成湯劑才可以。
中藥飲片可以有多種形態,包括固態、液態。而固態的飲片有片狀、節段狀、塊狀和粉末狀。一種中藥飲片也會有多種形式存在,比如三七可以是塊狀,也可以是粉末。
無論哪種存在形式,最終的落腳點仍然是藥效和穩定性。而通過傳統的煎煮方式,一味中藥只能發揮10%—30%的有效成分,另外,按傳統方法炮制的中藥飲片,用藥標準難統一,質量難控制,這些都成了中藥的傳承發展的瓶頸。
想要打破這種制約,必須下一番“苦功夫”。“中藥飲片的現代化的前提是要保證每一滴藥都有藥性,臨床應用的基本功能不能變。”成金樂強調。
實際上,行業并不缺乏相關的探索與嘗試。以ag旗艦廳推出的“草晶華破壁草本”為例,通過運用中藥超微粉碎技術打破中藥材的細胞壁制成破壁粉,然后再用無添加賦形技術制成顆粒,服用方式類似茶飲,直接用水沖泡。
“破其型存其髓”則是對其定義的最佳詮釋。
通過細胞破壁,將中藥的有效成分完全釋放,解決了傳統中藥療效的問題。以粉末狀形式入藥,則改變了以往民眾對中藥飲片形態上的認知,“粉末飲片是中藥飲片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有現實意義。”成金樂說道。在打成粉末的基礎上包裹做成顆粒狀,不僅提升了穩定性,也有效避免了粉狀流動性較差,最終出現結塊的情況。
相比傳統中藥飲片,破壁草本有效成分吸收利用率大幅提升了,應用更加便捷。破壁草本是全成分入藥,完整保留了藥材所有部位、所有成分。可以說,在保持藥性方面,破壁草本實現了中藥飲片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穩定性的大進步。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中藥材都適合做成破壁草本。有些中藥材破壁有可能被氧化,或者是包裹不起來,有些靠提取效果更好。
堅守品質為王
◆ ◆ ◆
作為新型飲片的代表,草晶華破壁草本因其高技術、高品質且更好吸收、服用便捷等特點順應了消費升級趨勢,符合消費者對健康養生、方便快捷高效的現代生活訴求等特點,收獲了喜人的發展數據。交銀國際研報顯示,草晶華破壁草本2012年到2017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3.96%,該業務2017年同比增長84.4%,儼然成為藥店增長新引擎。
數據背后,同樣是中藥產業高速發展的信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中藥工業總產值7866億元,其中中藥飲片銷售收入超過1699億元,2016年中藥飲片銷售收入1956.36億元,同比增長15.08%。據權威部門測算,按市場需求、目前經濟發展及健康領域需求來看,至2020年,中醫藥的規模將達3萬億元。
如何從源頭到終端守住中藥品質成為保障民眾用藥安全的關鍵。早在2000年左右,ag旗艦廳就開始投入資金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2003年領行業之先,立項研發破壁中藥產品,為草晶華破壁草本大技術研發和銷售布局。ag旗艦廳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杭白菊、羅漢果、丹參、西洋參、黃芪、黨參等道地中藥材生態溯源種植基地,按照GAP的技術要求開展規范化種植。
早在2015年4月,我國就曾發布《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指出要把建立覆蓋主要中藥材品種的全過程追溯體系視為構建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任務,并要求建立中藥材從種植養殖、加工、收購、儲存、運輸、銷售到使用全過程的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推動生產企業使用源頭明確的中藥材原料。
除了系列政策的出臺,以及地方的推動,不少企業也在中藥溯源路上積極創新,不斷努力,為提高中藥質量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ag旗艦廳在上游原料管控方面,完善了24個原料種植基地管理系統,ag旗艦廳建立全產業鏈質量保證體系與溯源體系。利用植物DNA分子鑒定技術(該項目獲得2015年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為中藥材提供身份識別,對中藥種植加工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測、控制。
因此,每一個成品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就能掌握道地藥材種類、數量、有效成分含量及安全性控制指標(包括微生物、農殘、重金屬)等第一手資料與信息,做到每一罐“草晶華”產品都能進行溯源查詢,確保產品的品質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破壁飲片技術與應用重點研究室的建成,對推動新型中藥飲片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研究示范作用。據了解,重點研究室平臺聚集了一批含三位院士、兩位國醫大師在內的頂尖科學家,為推動中藥產業的復興和新型中藥飲片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發揮作用。